迈克尔·达顿(Michael Dutton)教授讲座:“Monuments of Modernity” or “How We Deal with Wonder”

时间:2024-05-29浏览:10

(通讯员 方晨 徐菊利)2024524日下午1600,英国伦敦大学金史密斯学院教授、墨尔本后殖民研究所(Institute of Postcolonial Studies)联合创始人、《后殖民研究》(Postcolonial Studies)杂志创世编辑之一迈克尔·达顿(Michael Dutton)教授应邀为我院师生开展了题为“‘现代性的纪念碑’或‘我们如何对待奇迹’”(Monuments of Modernity” or “How We Deal with Wonder”)的学术讲座。讲座由mg娱乐电子游戏网站app李晶教授主持,mg娱乐电子游戏网站app学术类硕士研究生尽数聆听了此次讲座。 

达顿教授(Michael Dutton)以两个关键的“现代性纪念碑”——即埃菲尔铁塔和摩天轮为例,分析二者政治、经济背景与文化含义,描绘现代性从旧世界(欧洲)到新世界(美国)及其从使用价值到商品形式的运动、发展和转型。

达顿教授指出,埃菲尔铁塔作为现代性的纪念碑,不仅展现了工业技术的辉煌,更预示着从欧洲社会从农业田园到现代工业国家的转变。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深度推进,反装饰观念逐渐占据主流。美国的摩天轮等工业设计的建筑出现,塑造了一个梦幻般的消费世界。现代主义美学的兴起,特别是流线型设计的出现改变了物质层面的形态,不仅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还引发了宗教和政治强度的深刻变革。摩天轮的出现被定格为商品经济时代的里程碑,它象征着政治分裂和脱离的过程,引领人们进入一个充满消费欲望的西方新世界。

达顿教授总结道,摩天轮作为对抗埃菲尔铁塔的政治文化符号,尽管背负着彰显美国现代工业造诣的责任,但相对于埃菲尔铁塔来说,仍是“失败”的作品,例如并未如预期般达到政治上彰显民族特色的目的,反而成为商业输出的成功案例。埃菲尔铁塔成为了法国现代化与工业化永恒的符号,摩天轮则遍布世界各地,为不同主体提供着恒久的商业和娱乐价值。一方面先是激发了工业与娱乐休闲产业结合的商业进程,另一方面又带来了对工商业美学需求的探讨,即商品除实用性外的审美功用,由此引发从美国商业设计过渡到全球对“流线型设计”的痴迷。西方现代社会从政治强度走向全球消费欲望的历程是一个复杂而深刻的过程。它不仅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的变革,更在精神层面引发了人们对现代性的重新思考和认识。

达顿教授接着以巴别塔为例,讲述了它的构建方式与存在意义。在1920年的柏林,达达主义者宣告了机器艺术的崛起,似乎预示着传统艺术的终结。与此同时,建构主义者追求生活的精确与科学,将几何元素作为创作的基础。其中,埃尔·利西茨基提出的“几何”与“有机”的斗争,反映了美学与政治思想的交融。巴别塔作为建构主义的重要象征,融合了机器与神话的元素。与埃菲尔铁塔不同,巴别塔高耸入云,犹如一个铁制的尖塔,展现了技术与奇迹的结合。这座塔不仅是对“巴别塔”的引用,更象征着人类通过科学与革命的融合,追求统一与团结的新世界。尽管建构主义强调科学与几何,但巴别塔却透露出一种使命感与“被抛弃”的精神,体现了对存在完整性的渴望。塔的内部结构巧妙设计,每个部分都有其特定的旋转速度与功能,象征着政治权力的运作与革命任务的执行。巴别塔成功地将几何的力量和机器时代的理性融合成一个整体的结构,这个结构不仅讲述了理性与革命的结合,更反映了社会主义革命的本质。这种泥土质感不仅加强了艺术品的特色,也与其背后的政治理念相呼应。

讲座结束后,mg娱乐电子游戏网站app师生同达顿教授进行了交流。在愉快热烈的学术讨论氛围中,讲座圆满结束。达顿教授关于现代性的思考具有前沿性,激发了外院学子对于文化研究的热情大家纷纷表示建设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对传统审美的继承与发展,同时也为艺术设计如何建立中国文化自信带来启示。



XML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