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上一门思政课:院长蔡圣勤为学生讲授“中-南”民族共同体

时间:2024-05-31浏览:23

院网讯(通讯员:牟芳 图片:黄瑞洁)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堂。530日下午,院长蔡圣勤文波智慧教室204讲授《文明互鉴领域下“中-南”民族共同体构建之比较研究》本科和研究生三十名发展对象、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李涛参加学习。

蔡圣勤从习近平总书记对民族共同体的论述出发,结合中国共产党奋斗历史,梳理“中华民族”这一概念的产生历程,回顾中国共产党民族工作取得的成就,进而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意义。他指出,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增进各民族对中华民族的自觉认同,夯实我国民族关系发展的思想基础,推动中华民族成为认同度更高、凝聚力更强的命运共同体。

讲到南非民族共同体构建问题,蔡圣勤以曼德拉传记为基点,以小见大,从南非文学延伸到民族共同体的认同问题,解析南非民族共同体“南非性”构建历程,从历史根源和政治经济等方面总结其失败原因,进一步对比中-南民族共同体形成和发展的差异,指出南非种族矛盾根源于全盘接受西方体制,深受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从而在文明交流互鉴的背景下,提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历程对南非的启示作用。

蔡圣勤强调,“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与西方社会一般性的“共同体”理念不同,是植根于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生发出符合中国历史与国情的“真正的共同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要坚持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才能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包容性更强、凝聚力更大的命运共同体,发挥出巨大的发展优势。

蔡圣勤寄语同学们要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进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磅礴力量。



XML 地图